为切实保障“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进一步畅通民情民意反馈落实渠道,增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质效,礼让街街道纪工委探索建立“廉情接访站”工作机制,形成“走出去、请进来、面对面”工作模式,常态化联系服务辖区居民群众,为辖区纪检监察工作添活力、增动力。
拓宽渠道“走出去”。推动基层纪检监督升级,将廉情接访重心放在直面群众、深入调查上,实现由“坐在办公室等线索、听电话”向主动下沉、检查调研转变。一是制定专项工作方案,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对下沉走访接访工作进行重点要求,明确工作形式,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二是将常态化纪检监察等与廉洁文化宣传月“一月一主题”、临时救助排查核实、网格巡查等活动充分结合、协同开展,街道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干部定期下沉收集“第一手”社情民意,全面培养纪检队伍务实的工作作风。三是根据上级转办、巡察发现等情况,坚持街道一级亲自查、亲手抓,纪工委书记、纪检专干等直接联系涉事党组织、党员干部,以谈话了解、资料查阅等形式开展专项调查,保障问题线索调查的真实性、准确性。
精选资源“请进来”。街道纪工委聚焦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以优质师资引入、实操素材收集、储备干部培养为主要途径,进一步充实提升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力量。一是在寻求专业指导上下功夫,积极沟通省市区纪委专家领导、业务骨干,在廉情接访线索排查处置中,对分析研判存在难度、具体处置缺乏依据等情况及时请教专家领导指导,准确把握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同时邀请专家领导来街道辖区专题授课,深入讲解党纪理论、实操知识,增强理论学习深度、精度。二是注重学习运用生动素材,结合街道、社区具体业务实际,在中纪委官网、公众号等官方平台整理警示案例和《设立和使用“小金库”行为如何处理》《收了这张卡 你就违纪了》等生动、趣味解读,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及群众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动员引导潜在监督力量,在下沉了解社情民意、调查问题线索时与社区纪检干部、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等联动走访,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引导培养辖区老党员、热心居民、网格员等热心且有一定群众工作基础的群体队伍,注重发现和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收集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