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民生项目规范实施、资金高效使用,人民街街道纪工委立足监督首责,创新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问效”全流程监督机制,推动民生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今年以来,对老旧小区改造等12个重点民生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涉及资金30余万元。
前置防控筑根基,把好项目“起步关”。事前监督以“源头规避风险”为核心,通过多维度、立体化举措,确保项目立项合民意、流程合规、人员廉洁,为项目顺利推进筑牢基础。一是广集民意定项目,杜绝“拍脑袋”决策。依托“线上 + 线下”双渠道开展意见征集,对收集的意见分类梳理形成《民生项目需求清单》,最终确定与群众急难愁盼高度契合的民生项目,确保项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二是“一项目一档案”精细管理,实现全程可追溯。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同时,纪工委对档案建立情况开展抽查,重点检查资料完整性、填写规范性,对档案缺失、信息不全的项目,要求责任单位在3个工作日内补充完善,确保项目从启动之初就有“账”可查、有“据”可依。三是全链条监督招投标,守护公平公正底线。将招投标环节作为监督重点,纪工委全程参与、全程把关。招标前,核查招标公告发布情况,确保信息公开范围全覆盖;开标评标时,纪工委工作人员现场监督,确保开标评标公平公正。四是前置廉洁教育,筑牢思想“防火墙”。项目实施团队组建完成后,纪工委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廉洁教育,采用“案例教学 +纪律宣讲”模式,同时与项目负责人签订《清廉工程承诺书》,使廉洁风险认识更加深入,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升。五是组建居民监督小组,激活群众监督力量。从辖区内筛选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事业居民组建民生项目监督小组,监督小组实行“分片负责”机制,与纪工委建立每周沟通制度,及时反馈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形成“专项监督+群众监督”的双重保障。
动态管控抓关键,守好项目“推进关”。通过常态化巡查、专项检查、动态留痕等举措,实时掌握项目进展,及时纠偏纠错,确保项目按计划规范推进。一是监督小组实地走访,织密现场监督网。监督小组按照“每周至少1次、关键工序必到”的原则开展实地走访。对照项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重点检查混凝土强度、管线铺设、等质量指标,查看施工进度是否与《项目进度计划表》一致。截至目前,监督小组累计开展实地走访10余次,发现并督促整改质量问题4起,有效保障项目建设落地。二是纪工委专项监督,精准发力破难点。纪工委结合项目特点与风险点,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随机抽查施工现场,核实监督小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成效,对整改不到位、敷衍应付的施工单位,约谈其负责人,截至目前监督检查10余次,确保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三是实时档案留影查询,实现监督可视化。在“一项目一档案”基础上,建立“实时档案留影”机制。要求施工单位全程对项目建设进度照片、质量验收照片做好留影,并要求照片需标注拍摄时间、地点。纪工委工作人员与监督小组成员可通过随时查询、对比影像资料,实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确保“影像与实景一致、进度与计划同步”,有效避免“虚报进度、偷工减料”等问题,目前留影150余张,实现项目建设全程可视化追溯。
严格验收促闭环,把好项目“收尾关”。一是监督小组全程参与验收,严把质量“终检关”。项目竣工后,由街道经发科牵头组织验收,监督小组全程参与,形成“科室部门+群众代表”联合验收模式。监督小组现场查看项目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当场提出,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过程。二是纪工委全面核查资料,筑牢监督“闭环墙”。纪工委对项目全流程资料开展“回头看”式全面核查,一方面核查资金预算与实际支出是否一致,票据是否规范,有无超预算、无依据支出等问题,另一方面查看问题整改闭环情况,对照事前、事中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核查整改记录、整改照片、验收证明是否完整,确保问题“发现——整改——验收”全闭环,切实以严格监督保障民生项目落地见效。
下一步,人民街街道纪工委将持续紧扣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主线,将日常监督与“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治理”有机结合,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确保民生项目廉洁落地、惠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