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精神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央精神
以严明纪律匡正成长道路 持续筑牢年轻干部作风防线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1日 分享
字体: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纪委监委围绕年轻干部作风养成,通过开展警示教育、组织旁听庭审、打造廉洁文化阵地等方式,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涵养优良作风,做到规范用权、廉洁为民。图为近日,该州纪委监委组织年轻纪检监察干部在砚山县江那镇参观廉洁文化展。 王铭坚 摄

吉林省白城市纪委监委准确把握年轻干部“四风”问题的特点,开展走访调研,了解年轻干部日常工作作风。图为近日,该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前往社区了解有关情况。 李晓明 摄

 

“年轻干部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经验,准确把握作风建设面临的形势,持续纠治‘四风’突出问题,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5月12日至13日,山西省委组织部举办省管年轻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班,山西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专题辅导,并播放警示教育片《系好第一粒扣子》。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重要保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围绕年轻干部作风养成,加强教育、从严监督,引导年轻干部涵养优良作风。实践中,各地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准确把握年轻干部“四风”问题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整治,从小事小节严起,发现问题该批评批评、该纠正纠正、该查处查处,以严明纪律匡正年轻干部成长道路。

一些人“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令人痛心、引人警醒

近年来,全国查处的年轻干部“四风”问题数量呈增长态势,一些人“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令人痛心、引人警醒。

不久前,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碰撞比对,发现一组异常数据。办案人员循线深挖,发现了私车公养问题,涉案人员为一名“90后”年轻干部。

调查发现,金安区某乡镇综合执法人员赵某违规使用公车油卡给私人车辆加油。2018年至2023年,赵某累计给私人车辆加油27笔。最终,赵某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追缴应由个人承担的相关款项。

提到这起“四风”案例,金安区纪委监委办案人员说,赵某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自作聪明的“小伎俩”,给私人车辆“蚂蚁搬家”式加油,每一次借权力“揩”公家油,实则是对纪法的漠视,是损公肥私、中饱私囊。

金安区纪委监委收录相关案例,编写《以案为戒 不负青春——年轻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的思考》,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年轻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成长。

结合办案工作实际,江西省抚州市纪委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坦言,一些年轻干部错误认为利用职务之便获取小利,不过是小事小节,并无大碍。面对“约束”,则动起歪心思。比如,某乡镇一位年轻干部将高档烟酒、名贵特产、年节送礼和超标准接待等违规支出进行“包装”,进行报销。

从近年来查处的年轻干部“四风”问题看,面对“围猎”和诱惑,一些年轻干部由于定力不足、警觉性不够,廉洁底线失守。

2023年中秋节期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某局下属二级单位中心主任任某某,接到某公司负责人的饭局邀约,任某某回应自己当晚要去走亲访友。该公司负责人顺势提出,可以去某超市拿节礼,挂账即可。任某某未能抵挡住诱惑,违规收受价值2978元的节礼。问题查实后,任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违纪所得被收缴。

鱼台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吕显泰说,个别年轻干部因理想信念不牢、纪律意识淡漠,在诱惑面前失守,既辜负组织培养又自毁前程,其蜕变轨迹为干部队伍建设敲响警钟。鱼台县纪委监委打出“制度+监督+警示”组合拳,推动筑牢年轻干部作风防线。

深挖典型案例资源,有针对性加强监督检查

今年年初,吉林省白城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5起年轻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被通报的首个案例,是大安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贾海峰违规收受礼金问题。

通报指出,2019年至2024年,贾海峰多次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和私营企业主礼金共计4万元。因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5月,贾海峰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办案人员认为,贾海峰案件是年轻干部由风及腐的典型。一些人通过酒桌,与贾海峰建立起所谓的“好朋友”“铁哥们”关系。在一声声吹捧下,贾海峰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到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滑入腐败深渊。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白城市纪委监委做深做实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2024年11月,贾海峰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白城市纪委监委组织副处级年轻领导干部和部分市直正科级年轻干部旁听案件庭审,进一步强化警示震慑。

值得注意的是,像贾海峰这样的年轻干部由风及腐案例不在少数,尤其是一些身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年轻干部,作风防线较易失守。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纪委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梳理近三年查处的年轻干部“四风”问题发现,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占比较高。比如,套取公款组织单位人员聚餐、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等违规吃喝问题,以及违规收受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深入剖析相关案例,不难发现,这些年轻干部普遍存在攀比心理、享乐心理、侥幸心理等共性问题。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周海霖表示,从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所得的去向看,一些年轻干部为满足个人奢侈消费,利用违纪违法所得大肆挥霍,追求所谓的高品质、高档次、高消费。有的则是源于网络赌博、直播打赏等不良嗜好,导致窟窿越来越大,逐渐腐化堕落。从方式方法上看,隐形变异与简单直接并存,有的年轻干部擅长利用信息化手段,以更便捷、更隐蔽的方式实施违纪违法行为。

“2020年以来,先后查处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112人,其中涉及‘四风’问题的有37人,占查处总数的33%。有的纪律意识淡漠,有的享乐思想严重,有的担当作为不够,有的群众观念弱化。”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主任向洋介绍,“我们曾查办一起年轻干部工作作风飘浮的案例。在开展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工作时,该年轻干部未采用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初步审核,导致违规领取补贴情况发生,造成不良影响。”江都区纪委监委部署“作风提升攻坚年”行动,开展“庸懒散浮拖”专项治理,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强化年轻干部责任意识。

靶向纠治不良习气,引导涵养过硬作风

刚刚结束的省管年轻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班,是山西省落实关于“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加强年轻干部管理监督,推动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具体举措。

针对年轻干部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问题,山西省纪委监委督促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字当头、精准稳慎,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查处,持续释放严的信号、营造严的氛围。

山西省纪委监委一方面定期梳理剖析全省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注重把握年轻干部由风及腐具体表现和演进发展规律特点,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精准把握、对症施策;另一方面,把查处包括新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在内的“关键少数”违纪违法问题作为保持高压态势的“牛鼻子”,按季度听取“关键少数”问题线索情况汇报,督促定期排查、集中研判、优先处置、风腐同查,着力提升反腐质效。

查办案件是最有力的监督、最有效的震慑。江西省抚州市纪委监委全面起底梳理年轻干部“四风”问题线索,深挖“案中案”,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发力、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抓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查清,对顶风违纪年轻干部形成震慑,给心怀侥幸者敲响警钟。

今年以来,吉林省白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年轻干部“四风”问题的特点,从吃喝玩乐抓起、从小事小节严起,加强对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监督检查,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坚决遏制不正之风,防止年轻干部成长“黄金期”变成由风及腐的“危险期”。

结合此前完成的年轻干部违纪违法行为调研报告和推进年轻干部纪律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情况调研报告,白城市纪委监委第十三监督检查室主任李莉认为,既要靶向纠治年轻干部不良习气,也要有力引导年轻干部涵养过硬作风。

培育年轻干部优良作风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综合施策推动年轻干部廉而有为、积极作为、放手敢为。白城市纪委监委对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市管年轻干部和正科级优秀年轻干部开展谈话调研监督,聚焦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廉洁情况、生活作风等重点,全面了解年轻干部履职用权、作风建设、道德操守、廉洁自律等情况,掌握工作思想动态以及生活中的问题困难,助力年轻干部成长。

“一些年轻干部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能力缺定力、不缺厚爱缺严管,个别人在自身价值观偏差、权力观扭曲和不良单位政治生态、社会风气、家庭家教家风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很可能丧失底线原则,产生‘四风’问题,最后在‘温水煮青蛙’中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江苏省张家港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杨雪松说道。

针对年轻干部成长需求,张家港市纪委监委围绕年轻干部入职、岗位变动等关键环节,从廉政教育、谈心谈话、实践历练、正风肃纪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督促建立干部成长档案,将监督嵌入选育管用链条。同时,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信息互通和廉情抄告,依托廉政档案系统、监督对象信息库等载体,把发现、查处年轻干部作风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重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