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街道红光村,村会计小赵滑动手机屏幕,指尖轻点间,就为村民老王明明白白调出村集体林地的位置、承包人、承包期限等关键信息。
城中区农村集体“三资”实现数字化管理,离不开该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过程中,推动区农业农村局联合西宁农商银行,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线上管理平台,推动集体“三资”规范管理,维护农村群众利益。
城中区纪委监委充分利用该平台,组织农业农村、财政、审计、涉农镇(街道)开展村级财务事项起底排查,督促8个行政村在平台中上传电子财务票据、村集体经济合同、村集体资金审批单据等重点数据资料,再由管理人员进行梳理,精准掌握各村集体资金审批、合同签订中出现的不规范、不合理行为。目前,该区纪委监委已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将发现的64个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问题实行台账化管理,并分级分类督促整改、跟踪销号,整改完成55个。
该区纪委监委深入挖掘分析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短板弱项、“病灶”源头,健全制度机制,精准施策,在全区范围内指导整改违规合同51份,挽回经济损失227.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