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基层动态
城中区:运用数字化平台 为惠民资金监管插上“科技翅膀”
来源:城中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分享
字体:

城中区纪委监委持续推动区农业农村局在农村集体“三资”和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方面不断求创新、求突破,在全市率先开展“三资+银农直连”试点工作,运用科技手段为资金监管提质增效,维护农村集体资金和广大群众利益。

开展调研交流,帮助数字化平台运用打好基础。聚焦“三资”监管突出问题,推动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等多个部门积极协调银行业、网络技术等专业人员,对全区32个行政村“三资”管理平台应用背景、平台建设前后现状对比、安全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开展调研20余次,镇(街道)和相关村委会就数字平台使用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与“银农直连”管理银行开展座谈会4次,双方充分交流、取长补短,梳理出“三资”监管中的突出问题20余条,不断优化数字监管平台,搭建“部门牵头、镇(街道)运用、银行保障”的全链条工作模式,为“三资+银农直连”平台在全区投入使用打好坚实的调研基础。

进行试点探索,推动数字化平台运用积累经验。为切实解决农村集体资金监管不力、信息不通、办理不畅等问题,全区8个行政村率先与西宁市农商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三资+银农直连”平台在电脑及手机APP双端安装应用试点工作。目前已运用“三资+银农直连”平台开展资金监管30次,运行状况良好,实现了村级财务非现金结算全覆盖、资金流向可追溯,让账务管理清起来、监督监管实起来。同时,对比“老方法”省去了3—4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间降至“秒级”,切实解决农民、财务人员线下办事难、效率低等问题,构建了“政策引导+金融赋能+科技支撑”的监管生态。

规范制度要求,通过数字化平台挽回经济损失。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优势,开展村级财务事项“起底式”排查工作,对发现的44个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实行“台账化”管理,分级分类督促整改,跟踪销号,整改率达100%。深化“制度管人管事”工作机制,挖掘农村“三资”监管中的“病灶”源头、短板弱项,精准施策,通过印发《城中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等制度2项,规范村级事务合同模板16款,在全区范围内帮助村集体整改违规合同38份,挽回农民经济损失218.68万元。